1)第十八章 宋别_庆熹纪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庆熹十二年九月二十九日,大理谍报飞传至京。

  千里飞鸽带来的只有两个字:事定。

  宋别的笔迹没有半分仓猝或骄狂,清淡得不象在总结一场血腥杀戮。

  九月二十六日,段乘的府中上上下下近千口人,被深夜涌入的五百名段秉的精兵杀得一个不留。段秉闻讯大惊,尽管双目因残毒未消尚不能视物,仍摸索着前来兄长府中磕头谢罪。段秉标下带头政变的大将马叙大哭三声,只道:不料陷主公于不义,以死相谢。便拔剑自刎于段秉脚下。段秉抚尸恸哭半晌,乃枭其首于段乘灵前。待段秉清晨进宫向大理皇帝领罪时,却有一乘绿缎大轿抢先停在了皇宫门前。苗贺龄捧着中原庆熹皇帝的和亲国书低头从帘后行出,正好迎上段秉的目光,传言中被皇长子段乘毒眇的双目此刻辉然映着旭日,意气风发地光彩夺目。

  苗贺龄因此在当日的奏章中写道:段秉其人锋芒已露,志不在小,今窃得大理皇位,臣恐其得陇望蜀,不甘人下,将成中原隐患。

  而当十天后他的奏折到京时,皇帝却刻意忽略了这句话,合拢了折子,对吉祥道:去杨太妃宫里。

  銮驾在寿宁宫门前刚停稳,就听拐角后面急促的脚步声,吉祥望了一眼,笑道:公主娘娘,这是着什么急?

  景优公主额上都是细细的汗珠,象是跑了一段路来的,见御驾在面前,收住脚步怔了怔,扯平身上的夹袍,皇上万福金安。

  真是欠礼数、没规矩。杨太妃得了信,从宫里出来相迎,见状呵斥了景优公主一句。

  母亲景优公主急得脸也红了,望了望皇帝欲言又止。

  别淘气。杨太妃将她拉在身后,请了皇帝在正殿里坐,最近皇帝政务繁忙,怎么得闲来?昨儿个还听说大理局势动荡,皇帝很是关切,现今都安定了?

  宫里的消息传得真快,杨太妃和景优公主只怕都已知道和亲一事皇帝不由笑了,对杨太妃道:不但安定了,还多出桩喜事,这便是来恭喜太妃的,大理皇子段秉早两年就向朕提过亲事,朕听人说过,这个皇子一表人材,行事果断,是个人君的材料。如今他已是大理的皇储,朕想公主嫁过去今后便是大理的皇后,两国结为秦晋之好,于国、于家、于公主太妃都是件幸事。

  杨太妃对这门亲事似乎很是满意,特别是听到皇后两个字时,瞬间脸上颇有喜色,最后仍叹道:皇帝想的不错,只是景优远嫁,比不得景佳公主还有回来省亲的时候,从此,我们母女便再不得相见了。

  景优,你看可好?皇帝见杨太妃并无异议,转而问景优公主。

  景优公主一直低着头,这时才慢慢道:回皇上,我不想嫁。

  什么?皇帝和杨太妃都是大吃一惊。

  不想嫁!景优公主站起来道,这个段秉弑兄夺权,没有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