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九百五十六章 苏诗_苏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蔡卞。”

  蔡卞又转了出来:“臣在。”

  赵顼说道:“拟一道内旨,就这个意思,告诉苏油,不是朕不信他,而正是相信,才让他继续配合调查。”

  说完想了一下:“写完之后便装到密匣里,由李定给他带回去。”

  李定都傻了,要真是这样,苏油还怎么审?

  当即跪倒:“陛下另遣一黄门即可,设若由臣代劳,这案子就审不了了。最好是密折也停了,没有听说过进了乌台的人还能给陛下写奏章的,这实在是不合制度。”

  赵顼想想,对童贯说道:“也是,那一会儿童贯你去宣喻。”

  “另外,苏油只是配合调查,不是待录的罪囚,这奏事之权,当然还是要给的。”

  蔡确瞥了王珪一眼,正好王珪的眼神也瞥了过来,两人都看到了对方眼里深深的无奈。

  事已至此,只好一起躬身:“陛下圣明。”

  当天晚些时候,御史台都厅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吵。

  李定怒气冲冲地从宫里回来,舒亶和何正臣正在就可贞堂的搜检情况进行分析。

  同时,御史台前期发文给苏轼的朋友们,要求收集大苏的诗词,现在也回来了一些。

  何正臣与其说是在找茬,不如说是在欣赏:“这首意味实在高妙,乃刘恕罢官出京之时,苏轼写与他的。”

  说完摇头晃脑地念道:

  “敢向清时怨不容,直嗟吾道与君东。

  坐谈足使淮南惧,归去方知冀北空。

  独鹤不须惊夜旦,群乌未可辨雌雄。

  庐山自古不到处,得与幽人子细穷。”

  “妙极,苏轼诗中含典实在是有些多,学识丰博大,让人不能不叹服。”

  的确令人叹服。

  这诗首句,先是以孔子的不怨不容的典故,形容刘恕如孔子。

  次句的典故是东汉时,郑玄向马融问学,学成后返回山东,马融感喟:“吾道东矣。”故以比之,意思是说刘恕离京,便如当年学识随着郑玄学成东去那样,京中再没什么学问人了了。

  三句颔联以汲黯比作刘恕。“汲黯在朝,淮南寝谋”。

  其实就是说刘恕的刚直令王安石畏惧。苏轼将王安石比作淮南王,也很巧妙,隐在“淮南”之后的“王”字,指王安石的姓。

  四句“归去方知冀北空”,出于韩愈《送温造赴河阳军序》:冀北之地产马,“伯乐一过冀北之野,而马群遂空。”这句感慨,是说随着刘恕一走,史馆无千里马了。

  五句用“嵇绍昂昂,如独鹤在鸡群。”的典故,又用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鸡知将旦,鹤知夜半。”的典故,将刘恕比作鹤,以新党众臣为鸡,意为刘恕一去,朝中小人们再不用胆战心惊了。

  六句出自《诗经·小雅·正月》:“具曰‘予圣’,谁知乌之雌雄。”而当时新党将王安石和吕惠卿比喻为孔子颜渊,正符合“具曰‘予圣’”这个典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