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八百九十八章 苏颂的态度_苏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盾,能使媳妇动意谋杀婆婆?李氏的供称,是想借此让陈世儒“丁母忧”,不愿意让丈夫在那遥远偏僻的山城小县继续做官,希望他回京团聚。

  这个理由很牵强,也很重要,这涉及到陈世儒知情不知情的问题。

  实际上大宋官员要想不去地方赴任,有一万种办法。否则苏油当年在夔州,如今在交趾,也不会那么苦逼,面临手底下人手不足的局面。

  要团聚的话,陈世儒也可以将李氏带着赴任。

  退一步讲,李氏真的怂恿佣人去杀婆婆,找一两个佣人密谋似乎可以理解,但是当那么多佣人的面说出这种“计策”,似乎也有些失智。

  而且一届女流,胆子似乎也太大了点。

  最大的可能,是有人暗中指使,家主陈世儒。

  这个李氏的来历也不一般,陈世儒是陈执中的儿子,而李氏,乃当朝天章阁待制李中师的女儿。

  而李中师,又是老宰相吕夷简的孙女婿,换句话说,现在的同知枢密院事,吕夷简的儿子吕公著,是李氏的叔公;李氏的母亲,是吕公著的侄女。

  因此案件虽然还在调查,京中已经流言四起。

  虽然现在还没有证据指向陈世儒,证明是他的授意,但是大宋人对这样的事情是深恶痛绝的,加之又出在豪强之家,一时间大有不杀陈世儒不足以平民愤的趋势。

  而苏颂却要坚持原则,于是京中又开始有苏颂意图接受权贵干请,为陈世儒脱罪的流言。

  下头的人已经有些扛不住了,这段时间开封府的人出门,几乎就是人人喊打的行情。

  司理参军很委屈,府尹这是在跟大家过不去,也是在和他自己过不去,非要把案子办到无可挑剔,何必呢?

  如今汴京城流传着一种说法,富贵人家这种狗屁倒灶的事情多了去了,拖十个出来全剁了,可能里边有冤枉,但是隔一个剁一个,绝对会有漏网。

  这种说法很可笑,因为它本身完全来自臆断胡猜,然而偏偏很有市场。

  见到苏颂入衙,参军上前:“大尹,如今都下流言可畏,这样下去,不好措置啊……”

  苏颂看了他一眼:“法不因人而宽,事不因情而异;法以公平为上,事以求实为先。”

  “诸君只要执法严明,量刑出以公心,就一定能办好此案。”

  司理参军继续汇报说:“陈妻李氏虽怨恨其母,但并未明言用毒。又不曾亲自加害,按法不当处死。陈正儒不知此事,更应从轻惩处。”

  苏颂摇头:“这个推理不妥,推鞫不细。”

  “陈李二人若不知情,为何葬礼如此草草?就算事前不知,事后也不知?如果知晓,为了所谓世家体面,就敢包庇下如此逆伦大案?前后供词,因何都规避了这一点?”

  “设若陈李二人无辜,按照常理,就算有司不问,难道他们不能自辩?这有没有可能是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