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六百七十五章 忠烈祠_苏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”

  “全靠增加徭役来承担,必然怨声载道,民力穷竭而难以成功。”

  说完对苏油拱手:“明润,能否请皇宋银行,给我提供一笔贷款资金?我用兴利所得的田地来偿还。”

  苏油说道:“这事情是司农寺的正管,你不找相公,却跑来找我?”

  沈括叹气:“你别哄我了,你看如今国朝水利,靠司农寺,都水监,疏浚黄河司搞的河北,两浙;与靠银行支持搞的陕西,荆湖,汴京,哪一边更加可靠?”

  “我不怕做事,我怕被人拆台拖后腿,我自己没关系呀,但是两浙可是我的家乡。”

  苏油交给他一封信:“你不说我都不好意思拿出来,这是给大苏的信,你去找他,如今的杭州市舶司,收市舶税收得手软。”

  沈括大喜接过,对苏油长施一礼:“那可多谢了,临行前陛下还特意召见,要我访问子瞻,须善待之。”

  苏油看着码头边上新起的一座四方高楼:“去吧,下次再回来汴京,你会看到这里有一座巨大的钟楼!里边也有你的血汗!”

  沈括抵达浙江后,去杭州拜会了大苏,送上苏油的信件。

  大苏召来在杭州皇宋银行的负责人张藻,贷给沈括一百万贯专项资金。

  沈括有了这笔钱,一边开仓赈两浙、江、淮饥馑,一边以工代赈,募民兴利。

  腊中,原东窑务旧址上,一栋占地数十亩,里外数进的庄严建筑群首先落成。

  门外两株巨柏,还是东窑务的老树,苏油废了好大的力气,才将两棵树移到了如今的门前。

  巨柏的前面,有一座高大的白石牌坊,上面是赵顼亲书的四个大字——万古流芳。

  牌坊旁边有一块石碑,同样是赵顼亲笔:“銮仪驾仗,至此步行。”

  门首匾额上,是王安石亲书的八个大字——皇宋昭忠褒烈祠堂。

  今日赵顼,王安石,两府两制以上官员,在捧日军和神机三班护送下,来到这里。

  昭忠祠是传统三大殿结构,正殿之上,端坐着两尊塑像。

  塑像是当代最著名的画家文同和李公麟亲自拟稿,主持塑造,和如今的普通画像神像不同的是,这两尊塑像力求真实,肌理,头发,肤色……就如同两个真人坐在那里。

  两人满脸威严,一身正气,一文一武。

  文的是介子推,武的是鬻拳。

  塑像两侧和身后,从屋顶到两厢,密密麻麻,是历朝忠烈死事名臣的神位。

  而两侧墙上灵牌神位的中间,有两面规制较大,居于正中,一面上写着“历朝无名死事忠烈之神”,一面上写着“皇宋无名死事忠烈之神”。

  神位下方,是一列列柜子,柜子上写着年表,是宋代开国以来,死难烈士人员名录小传。

  种谊蹲下身,抽出熙宁三年的册子,翻到记录着兄长种咏那一栏,不由得泪流满面,怎么忍耐吞声,都哽咽不住。

  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