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六百六十章 天数_苏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置三组器件合为一体,使之具有观测天体运行,演示天象变化,精确报时的能力。

  这个东西可能会很大,因此被称为——仪象台。

  小目标,则是得到一个精确的计时工具,每逢整点自动敲响钟声,因此被称为——时钟。

  一大一小两个目标,其实都是一个巨大的工程,得从祖冲之,张衡、梁令瓒、张思训等人的仪器法式著述翻译开始。

  还要涉及大量的设计,改造,机械发明,以理工图纸的绘制方法将其设计定型,然后制作模型。

  苏油的要求是必须著述成书,让所有喜欢研究的人,从理论原理到基础设计,从推算到校验,必须能够让后人看懂,不要再如祖大大的《缀术》那般,断绝数百年,最后只得到一个残本。

  至于陛下要求的那些钟鼓漏刻,新历法,天文观测仪器等,反而成了简单的东西。

  而这一切的基础,则是度量衡。

  经过当今全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们在司天监的激烈讨论,最后拿出了一套让所有人都亮瞎了眼的新式计量方案。

  以陈昭明提出的理论为基础,众人计算出了天球离地面的高度,然后以天赤道到北极的距离取万分之一,作为标准长度。

  等这个数值推算出来之后,所有科学家立刻如同看妖孽一般看着苏油,给个解释先!

  苏油只好摸着鼻子赧笑:“巧合,纯属巧合……”

  现在的人不知道恒星离自己无限远这个概念,认为它们是在一个球面上运行,然后现在的人都是站在地面上观测星空,因此在计算的过程中,把自己当成一个点,把星空当成一个球面。

  结果就是把自己变成了地心,把地球表面到球心的距离当成了天球到地面的距离。

  所以计算出来的这个数字,就成了地球的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除以一万。

  宋代一尺合后世三十一点六八厘米,苏油当年将三尺作为一米,搞出了百分尺和千分尺,结果得到的数值,与如今的天文学数值极其接近。

  不知道这事儿传到以后,会不会又是探花郎星宿下凡的实锤铁证。

  有了长度度量衡,便有了容积度量衡,进而可以通过单位体积纯净水的重量,得到重量度量衡。

  苏油将这个方案奏报朝堂,立刻引来轩然大波。

  有支持的,有反对的。

  但是反对的拿不出什么可靠的理由,要说度量衡不可改,王安石,司马光,刘攽等经学,历史,金石名家,都能拿出证据,证明度量衡这玩意儿,从先秦到汉唐,再到宋代,变化一直都很大。

  要说重量标准从十六进制改十进制不合理,苏油就说现在的秤,不是弹簧原理就是杠杆原理,正比关系还是十进制比较方便计算。

  十六进制,在于度量衡制作简单,却导致了计量麻烦,以大宋现在的技术,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