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太君的智慧_苏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,再如何低调,也是金光灿灿晃眼睛。

  想到这里说道:“呃,老太君,之前拜托你留意的物件?”

  大相国寺有个古玩区,宋人好新奇,如苏油发明的赝品蜜蜡娃娃,碳粉加香料挤压成型的兽型香碳,那是值老鼻子钱。

  反而那些极品的文物,什么商周青铜,战国琉璃,秦砖汉瓦,没有得到其应有的重视。

  比如大苏在凤翔淘到的四块门板,上面是吴道子的亲笔,所费不过十万钱,也就是一百贯而已。

  苏洵死后,四扇门板,就成了老翁井家庙的装饰画。

  这些东西,如今也有爱好者在研究收集,不过受经济力量所限,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。

  大宋如今最值钱的古玩,是书法作品,一些碑拓,其价值都不菲。

  其它如钟王的书帖,历代大文人的诗稿,哪怕一张碎纸,价格都吓死人。

  然后是艺术类的东西,主要绘画作品,当然不是匠人画,而是文人画。

  再其次,就是书籍了,对于士大夫之家来说,这就是底蕴,积淀,和无数代人的持续投资。

  苏油如今也在搞这个,眉山苏家底蕴其实不怎么样,主要是出了两代妖孽才有了点看头。

  到了第三代,那就真的“我愿儿孙愚且鲁,无灾无病到公卿”了。

  其实这样也挺好的,但是这是另一件事儿了,而苏油收集这些的目的,还是为以后建立博物馆做准备。

  基本盘已经在手,眼光就该放得更远一些。

  老太太笑道:“大相国寺的小贩们也贼了,只要达之问过的东西,小贩转身就敢翻倍要价。”

  说完又愤愤不平:“还有那个刘颁,真真是处处跟我石家作对。”

  苏油摸了摸鼻子,人家刘家那才是史志、金石的传统世家。

  哥哥刘敞,那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,《春秋》《汉书》的权威学者,家中收藏无数先秦鼎鼐,通过辨识铭文,推究三代典章的大学问家。

  弟弟刘攽,帮司马光写《资治通鉴》,自己还写《东汉刊误》,《汉书标注》,《汉宫仪》,听说最近正在写《五代春秋》,《内传国语》两部巨著。

  二刘的藏书,是京中之最,家庭对教育非常重视。

  刘攽的妻子,那也是程夫人一样的人物。家中没什么钱,不过藏书达几千卷,号称“墨庄”。

  连同刘敞的儿子刘奉世,后世并称“墨庄三刘”。

  石家跟人家这样的家庭抢青铜器,只怕在刘家人的眼里,那才是暴发户嫌钱多,抢到的东西全都明珠暗投了。

  苏油赧笑道:“老太君,那一会把这些东西都装盛起来,我明日去拜访拜访刘家人。对了薇儿呢?”

  老太君说道:“薇儿和几位婶娘嫂嫂在校场弄枪棒,你想去看看?”

  苏油摆手:“不去了,我还不如看教膳食娘子调理饮食去。”

  老太君拉着苏油的手:“最近朝政纷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