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遗书_苏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设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。汉元鼎六年又将酒泉、武威二郡分别拆置敦煌、张掖两郡。

  又从令居经敦煌直至盐泽,修筑了长城和烽燧,并设置了阳关、玉门关,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。

  魏晋时期的河西地区,先后建立了前凉、后凉、南凉、西凉、北凉等封建政权。

  李暠据敦煌称王,建立西凉国。敦煌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国都。

  之后凉州成为西北的文化中心,敦煌又成了凉州文化的中心。

  十六国时期,群雄逐鹿中原,河西成为相对稳定的地区。中原硕学宿儒和百姓逃往河西避难,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。汉魏传入的佛教在敦煌空前兴盛。敦煌是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,又成了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。

  前秦建元二年,乐尊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开石窟供佛,造窟的风气开始盛行。

  北魏灭北凉,据河西后。政治稳定,佛教盛行。其后直到隋朝,计造洞窟九十,规模宏大,壁画和彩塑,技艺非常精湛。

  到了强盛的唐朝,经济文化高度繁荣。莫高窟开窟数量多达一千余窟,壁画和塑像都达到巅峰的艺术水平。

  “安史之乱”使得唐王朝由盛转衰,吐蕃乘虚占领河西。

  其后汉人张议潮起事,占据河西、陇右,敦煌重新归附于唐朝。

  天祐二年,张承奉遂自立为白衣天子,建号西汉金山国。其后金山国亡,张氏绝嗣,沙州长史曹议金自领节度使。

  曹氏统治时期,笼络当地望族,发展生产,推行教化,改善同周边民族关系,使河西维持了稳定安宁的局面。

  直到党项族兴起,称霸河西,五六十年间,因为西夏统治西夏统治者崇信佛教,敦煌不但没有退步,反而保持着汉代以来“民物富庶,与中原不殊”的水平。

  到现在,就连西夏人,也在这里开了五六十窟。

  如今的月牙泉,面积比千年之后大了很多倍,而洞窟都还保存完好,总数上千,同样远比后世仅存的两百多窟壮观了无数倍。

  苏油在骆驼上看着满目蒹葭,以及两侧河谷中漫山的佛窟奇观,深吸了一口气:“终于到了……”

  李庸和孙能也被这景象震惊得说不出话来。

  童贯从泉边一路看到山顶:“天神爷,这得多少钱……”

  苏油操纵这骆驼跪下,从驼峰上出溜下来:“驻扎吧,有大事儿!”

  如今的朝中尤其争议,保守派对西夏能否被大宋占有表示了怀疑。

  司马光曾经跟苏油写信,认为沙洲、瓜州这样的地方,武帝开垦出来,最后也是资敌,从地缘政治来说,大宋如今能够控制套内,拱卫兰州,局面便已经很舒服了。

  大宋其实最好不要在宁夏耗费太多的精力,毕竟河北那边还有个庞然大物——辽国。

  蛮夷要做交易,大可以让他们到兰州来嘛。

  历史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