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打题_苏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置,就是在商丘。”

  “那一带乃我大宋龙兴之地,故我大宋乃承火德,是曰天命。”

  “《三坟》云:燧人氏教人炮食,钻木取火,有传教之台,有结绳之政。说是文明教典之始肇,是完全说得通的。”

  “司马光发掘的夏都文物,底下还有个旧石器时期遗存,那一层的遗物里,有火坑,石斧,石矛头,骨针,骨鱼钩。”

  “虽然没有绳子的实物,但是骨针和鱼钩的发现,说明那个时候是已经有了绳子的。燧人氏集结人众,始治文明的说法,无论从史籍还是从实物遗存,都是有理可依的。”

  王珪乃是文章大家,这么一分析邢恕就明白了:“多谢相公给邢恕这个机会,我明白这文章该如何写了。”

  王珪有些意兴阑珊:“去吧……”

  待到邢恕走了,王珪看着桌上朝廷发下来的的几部新著作,不由得哀声叹气:“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?又让司马君实和苏明润拿了这么大一功劳!”

  突然想到一件事情,走到书案前唰唰唰写了一封信:“来人啦!”

  管事的进来:“相公,有何吩咐?”

  王珪却又想到了另一件事情:“算了,没事儿了。”

  等管事的退出去,王珪将信件丢到了火盆里:“我都想得到,苏明润始作俑者,他肯定更想得到……”

  可贞堂里,苏油已经将一帮小子召集了起来:“还有三个月不到就要礼部试了,你们心里都打好底没有?”

  苏迈是这帮人里最大的,拱手道:“不敢说有完全的把握,只敢说大家一起砥砺切磋,都感进境颇多。”

  苏油说道:“今年的试题,你们有没有什么大的方向?”

  几人面面相觑,苏迈说道:“倒是猜了几个,军事上就是西事和南海;民事上就是治河和备灾;政事上就是吏治和廉洁;大家各拟了几个题目,然后制策了几回。”

  苏油乐了:“是吗?文章拿来给我看看,你们当中谁的文章最好?”

  苏迈说道:“大家公推黄晟仲、刘德初不分轩轾,其余皆下一等。”

  黄晟仲就是黄裳、刘德初就是刘正夫,苏油将苏迈送过来的文章一一看过:“大家都不错,尤其是晟仲和德初,笔力已经超过我应举之年了。”

  两人连连谦逊,黄裳说道:“不敢与国公比肩,如今二十年过去,国公的文笔,那是更上层楼了。”

  苏油笑道:“这就是瞎捧了,我告诉你们,我文章的巅峰就在科举那一次,之后就是江河日下。这方面,你们要跟大苏看齐。人贵自知,这点数我还是有的。”

  刘正夫说道:“我以为不然,国公二十年来祥研义理,让正气充盈士林,这等功绩,不是几篇上等文章可望项背。”

  苏油摆手:“今日前来,不是听你们吹捧的,试卷已经看了,没有大毛病,不过说到义理,怎么没见你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